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学习资料

增强大学生道德体验 促进大学生道德自觉


作者:穆 晓   发布时间:2005-11-02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培养具有良好道德素质和高尚道德情操的高等专业人才更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我国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类高等院校为此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总体来看,高等院校在大学生道德教育方面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进行的探索是有益的,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意识主流是好的。但从近年来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相关调查和道德践行的效果上看,明显存在着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相背离的现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较差,大学生道德体现的缺失无疑是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因素。

  一、大学生道德体验缺失:传统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弊端凸显

  我们必须承认,传统道德教育模式——以教育者为主导的单向管理,以理论知识的单向灌输,以德育成绩为主的单一评价——曾在计划经济为特征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中对提高当时大学生群体道德觉悟,优化社会的道德水平起过一定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社会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的多元渗透与交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弊端日益凸显,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学生道德体验的缺失。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道德体验主体的动力缺乏。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学生作为道德体验主体存在明显动力不足现象。高校大学生选择将道德理论和知识应用于实践源于三个条件:道德理论知识的施教者本身的言行一致(可效仿);自身在道德体验中获得了快乐、愉悦或幸福感(可逐步转化自身的一种精神需要);并且这种幸福和愉悦感能获得周围人的共鸣、认可和鼓励(一定的社会肯定和激励机制),以上三环节环环相扣,任何环节出现差错,都会直接减轻或削弱大学生道德实践的原动力。当前,高校组织内部在招生、学生审定、职称评审等方面频繁爆出道德丑闻,这无疑使大学生对作为教育者本身的道德产生了质疑。尽管这是一部分人,但学生对教师道德期望值却大大降低,从而也对自身坚持什么样的道德感产生了疑惑;道德体验者因实施了道德行为而获得一种愉快感,而他的这种愉快感是否能获得长期的保持,或者说这种愉快感是否能够成为他的一种精神需要,是道德行为发生的原动力。而这种原动力的保持却要依赖于他是否从周围人群中获得了共鸣和肯定。而获得肯定和鼓励本身就是他的价值所在。因此,如果他的行为没有获得社会的认可或鼓励,相反而是嘲笑,甚至得到“流血又流泪”的结局,可想而知,他便在情感体验上与周围世界失去了一种联系,这种联系一旦出现断裂,那原动力将很难获得保持。而这也正是当前大学生道德体验原动力不足的原因。

  (二)道德体验载体枯燥、单一。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大体有以下两种:一是书本课堂,二是校内各种团体组织的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向困难群体捐款、捐物,社会调查、公益性服务等活动。对于前者,真正从事过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人内心都有深刻的领悟:长久以来,我们现行的高校德育虽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智力、信息、时间、场地,除了专门的德育课之外,还在各科当中设法渗透德育内容,设有班主任、辅导员等做大量具体的工作,真是可谓做到了“苦口婆心”、“良苦用心”和“呕心沥血”,但却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德育也因此被称之为“一壶烧不开的水”,之所以如此,关键就在于这种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和课堂并没有与学生的精神需要和生活实际发生关联。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老师,笔者在与学生的交流和调查中了解到,许多大学生认为德育课堂上进行的人生观和道德教育,“大道理太多,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占61%,而认为“形式”、“死板”和“过于单一”的分别占35%、57%;56%的学生认为学校开展的德育和人生观教育“收获较小”或“没有收获”;许多学生谈到,自己虽然对道德知识和规范很了解,但却很少感受到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意义,没有体验到“自身的价值”。相反,广大学生却对亲身参与体验的事件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并且感悟颇深。这些事件如聆听教师讲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悟;与老师、同学共同讨论或探究现实的热点问题;老师或同学的一次真心帮助等等。对于后者,笔者认为,从总体来说,组织各类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增强道德体验有着重要意义,但作为活动主办者或管理者在实际中往往将这些活动作为一种需要完成的任务,作为工作考评中用来增添的砝码。北京一所高校以拿不到学位证为由,“倡导”学生进行献血,学校这种做法在侵犯学生尊严和权利的同时,也侵犯了学生道德自觉选择的权利。正好背离了道德教育的目标。

  (三)道德体验和感悟程度肤浅。从大学生道德体验程度上看,当前,大学生从课堂以及各类活动中获得的体验是肤浅的。首先从高校负责“两课”的教师来说,他们在完成规定的授课任务后,很少与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沟通;从主要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队伍的工作来看,对大学生的管理也主要是约束性管理。能主动深入地去了解学生思想现状并作出成绩的例子并不多见。因此如何能真正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并探索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这是新形势下辅导员队伍的新课题。

  二、道德体验对促进大学生道德自觉的教育价值

  道德体验是一种含有价值判断的关系融通性体验,是作为具有感性的个人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整个关系世界的融通性领悟。只要一个人对其周围人及其关系世界发生了含有价值判断的融通性领悟,这时体验就是道德体验。道德体验的不断深化,意味着个体人周围关系世界扩展以及他对这种不断扩展因而也日益复杂的关系世界的融通性提升。而体验者对周围关系世界的融通性越强,个人照应周围关系的意识越强烈,道德智慧越高,其行为的德性境界也越高。因此,道德体验作为主体“置身其中”的教育参与行为,对行为者具有不可替代和不可重复的教育价值,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一)道德体验使道德教育与体验主体发生实际的情感关联,使体验者“动情”。在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中,道德教育的最大成就是在学生的意识中构建了一套道德知识和理论,使大学生谈起道德知识来可以“倒背如流”,而同时最大的失败也在于此。即所受到道德理论仅仅停留于书本上和记忆中,很少与实际生活发生联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近年来,一些高校针对大学生道德体验不足的情况进行了积极探索,其中颇有影响的就是以浙江大学为首的几所高校在校内尝试开设“道德银行”的做法,先抛开各种争议不谈,仅就这种探索形式而言,笔者认为是值得肯定的。首先,它促使大学生把道德从书本上的纯理论搬到实践中,获得了直接的客观的效果;其次,从实践对人的影响来看,一个人完全有可能不断地从实施道德行为中获得一种快乐和充实感,在提升了自己道德感悟的同时,逐步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尽管在执行过程中,部分学生出于功利性考虑积极参与其中,但基于以上两点考虑,可以先以发展的眼光对其行为予以认可和鼓励,而不是一味的否定。

  (二)道德教育的存在形态与它的价值形态通过主体的体验获得了一致。从现行高校道德教育中道德体验的含量及道德教育的存在状态看,道德体验的实际发生状态决定着道德教育本身魅力以及它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决定着大学生对道德教育本身的感情投入、态度倾向和行为反应。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是一种存在形态与价值形态相分离的模式,是一种以训诫代替引导,以生硬代替亲切的道德教育,对当今这些不断追求个性和思维活跃的大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因而这样的道德教育缺乏实际的生活价值,挫伤大学生对道德和修养本身的兴趣和好奇心。从教育者角度,其出发点都是为了关心受教育者,而实际,它不仅不能够与大学生的生活体验发生关联,有时甚至成为一种负担和折磨,使德育教育失去了它本身的应有价值。而凸显道德体验的作用,就是使体验主体在道德体验中同时感受到道德的存在形态价值,恢复道德实践特性,一方面,道德体验过程本身去掉了实践过程中的虚伪性。另一方面,不再需要约束和强迫措施,而体验者自觉自愿参与,并在其有所体悟。

  (三)道德体验使体验者道德规范发生切已的理解和领悟,恢复了道德教育实践过程的道德性。在传统的以纪律约束为手段的道德教育中,施教者所讲的道德理论知识与施教者本身之间可能存在不一致现象。即施教者在讲台上所讲的道德规范知识,可以只是口头上的,他自己可以没有体验,甚至并不相信,但可以讲得头头是道,这种道德教育,其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其次,传统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目标之外,要辅之于严格的纪律约束,而且这种所谓的约束在实施过程中,过多强调施教者对学生的设计和规定,剥夺了大学生作为体验者的参与,践履体验机会,而引入道德体验就是要使体验与学生现实发生关联,增加了关联性才可能增加共同参与制定规范的理解,从而克服道德教育远离受教育主体的弊端,从而恢复道德教育本身的道德性。

  (四)大学生在道德体验中,可以生成新的道德理解,达到新的境界。对一个体验者来说,他介入的体验或许以偶然形式出现,但有时却会发生必然性的人生影响。之所以会发生这种现象,是因为这些看似偶然的人生道德体验,却使他们在这种体验过程中从认识上达到一种新理解,这种新的理解与感悟,有利于其更好地把握自己与周围的关系,并因此改变了人生方向。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作用的是对道德体验的唤起和诱发,而不是理论灌输和训诫。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道德的诱发和唤起依赖于唤起者本身富于魅力的人生关怀和他与被唤起者之间坦诚而富于启迪的交流。

  三、增强大学生道德体验的对策和建议

  增强大学生道德体验,把道德体验作为道德教育从理论知识的传输到道德实践的切入点,这对目前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从道德体验主体角度来看,变教育者为“引导者”,变受教育者为“体验者”。这对广大师生来说,是一种观念的革新。在这对关系中,变教育者为引导者具有主导的作用和意义。变教育者为引导者,意味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不再是绝对的权威,而只是一种正确价值行为的参考;引导者和体验者是一种相互学习、平等交流的关系。而且,只有当引导者充分理解并体验到被引导者的需要时,引导才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这不仅要体现在道德课堂中,还要逐步推广到日常的管理和教育当中。

  (二)从道德体验载体上看,一要实现德育课堂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和反思的转变,致力于建立一种新型师生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它不是体现为有知识的教师教导无知的学生,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权威;相反,教师要求学生延缓对教师权威的不信任,与教师共同参与探究学生所正在体验的一切。教育者转变为引导者之后,其职责就是创造条件和机会,诱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体验,同时也唤醒自己的道德体验,从而使双方都达到道德境界的转化。道德教育因而也变成了与引导者的体验者密切相关的活动。二要淡化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的行政主导色彩,使大学生在自觉参与中获得珍贵的道德体验。学校和教育者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自愿原则,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类似体验活动。最好能让大学生亲身体验到自己的道德行为对行为受予者产生的良好影响,在道德行为和结果之间建立关联,从而获得一种美好的体验。

  (三)通过及时交流、加强沟通,不断强化大学生道德体验。对校园内出现的道德事件,不管是个体的或是团体的,应及时通报。属于个人行为的,要予以及时肯定和支持,有必要时,要予以公开表扬;属于学生团体行为的,在及时肯定和支持的同时,要注意总结经验,加强交流、沟通。通过交流和沟通,使这种高尚的道德体验在更大范围内获得认同和肯定,使道德体验者及时获得一种认可氛围,从而强化了主体在道德行为中获得的美好体验,这有利于行为的持续和保持。

  (四)应不断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优化校园人文氛围。激励机制应包括先进人物、优秀事迹及时通报制度、奖励制度和学习总结制度等;优化校园人文氛围,就是不断把倡导做道德高尚的大学生作为宣传的主旋律,宣传工作要把握真实性和可信度;在学校教育环境组织中,要重视对思政工作引导者的教育,保证其在口头上所讲的道德规范、意识和要求与学校办学方向相一致,以便使师生关系的性质和境界在精神上保持一致。

  当然,培养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和行为是一件复杂的系统的工作,有赖于诸多因素的共同参与,但从增加大学生道德体验这一角度入手,无疑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并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推动高校内相关制度的创新和改革。因此,这不失为一种可供借鉴的思路。(作者系西安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