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学习资料

试论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


作者:张 岳   发布时间:2005-11-02
  高校德育必须以师德为先,德育是教学生做人的教育,没有良好的师德,不可能有良好的生德,教师良好的德性会影响学生终生。据报载,有某校大学生给校领导写信反映一教师给学生散布消极言论,这有违教师的职业道德,既谈不上正确的言教,更谈不上潜移默化的身教。这反映了师德建设的滞后,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使德育工作得不偿失。

  一、从师生关系看师德

  对于教师的要求,除了具备扎实雄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外,还必须有过硬的师德修养。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看:

  (一)在教学上是传承关系,传统观念是“传道、授业、解惑”。现在的问题是授业有余而传道不足。即使授业,许多教师只片面注意现成知识的传授,只讲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我讲你听,让学生以听代思,轻视甚至漠视智力因素(思维、分析、理解、记忆等)构成的认知系统的锻炼,尤其是忽视非智力因素(动机、意志、兴趣爱好、情感、态度、心理、人生观、价值观等)构成的动力系统(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及教育成功的前提)的培养,也不注意这两大系统的互相补充和相辅相成。这是重知识(智育的一部分)轻德育的具体表现。

  (二)在法律上是人权关系,师生平等,不能因为知识占有上的不平等而搞“师道尊严”那一套。有些教师听不得学生的不同意见、见解,把对质疑教师观点,爱提新颖设想,重创的学生视为对己不恭,甚至有人因此而随意对学生发号施令、训诫、教训,导致师生人格的不平等。这种思想作风只能熏染学生听不得不同意见、专断甚至独裁。

  (三)在道德上的人文关系。教师要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观点。尊师爱生,爱生是关键,由爱生而关心学生的学习、德智体美各方面的成长和学生的生活世界,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想生之想,急生之急,投生之好,主动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彼此间的沟通互动、理解,体谅彼此的难处。

  (四)市场意义上的服务和被服务关系,教师作为服务者,一要讲诚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明言己不知,以诚待生,遵守时间,履行约定。二要讲质量,不能在课堂上只对知识进行高效率的传授,加大信息传输量,加快教学节奏,加大教学的密度和容量。当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是必要的,它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和起点,但是,如果只停留在知识传授这个层面上,不引导学生对知识加工、组织、储存和利用,脑子只起书橱作用,学生的知识就不会增值,增值才是发展。对于接受服务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发挥主体性和主动性,主体性是个人生活的灵魂。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及其观点要有意识地进行比较、认识 、领悟、感受而吸收内化,再通过实践而外化,内化外化反复交错,逐渐变化和积淀而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模式。没有积极主动的思维、学习效率将大为降低,教师为你的服务,即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塑造出成功的学生。所以教师作为服务者,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其积极性是义不容辞的任务。

  二、从教书和育人看师德

  本来教书和育人是密不可分的过程。在古代儒家社会,德育始终处于首位,在知识领域内也强调“德性之知”。即使现代西方文明的科学兴起,也是以西方人文学术传统为基础,除了追求物质的美满,更主要的是塑造有精神教养和道德意识的文明人,这些都是通过政风教化、学校教育和社会感化贯彻到人的生活之中,培养起社会成员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发掘生命的真正意义,求得自我实现和引导人类进步。在我国,曾有人把近代中国社会贫穷落后单纯归之于科技落后,受这种技术决定论的冲击,社会道德、人文精神和德育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都是无形之物,不像经济、科技、专业技术、金融这些有形之物那样“刀下见菜”,认为人文感化似乎与国计民生无补,可有可无。受这种思潮的影响,高校有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单纯强调自己所传授的专业技术,以传授专业技术为己任,只见技术不见人,忽视科技中的人文内涵,于是人的成“人”培养,被“才”的训练所完全代替,结果出现了教书不教人的问题,育人工作便单纯成为政治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任务。

  高校的任务就是要将本为一体的教书和育人融合起来,在教学中渗透育人。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两个观念:一是成“人”教育观念。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不是单纯的灌输知识,也不是进行抽象的道德伦理教化,而是要培养学生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学问、有修养、有理论、有行动的文明人,成为有完整的人格、完整智慧、个体身心和智能全面发展的人。二是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协同发展的观念。教学要特别注重从技术到能力的升华,能力不仅是专业技术实际动手能力,还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管理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和在一个复杂社会中有效生活的能力,还要有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不可否认,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促进科技进步的革命性力量,知识创新已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只有当更多人的知性和德性获得充分协调发展,对宇宙、社会、人生抱有一种较为正确态度,改正逆道而行的错误,循道而行,人类社会和人类创建的文明才有望发扬光大。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好专业技术课的同时,必须注意对学生德性、品性的培养。

  三、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功能

  (一)要以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和教风,影响学生形成求真务实的品格。教师先要求学生之真,课前征集学生的问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后务学生之实,针对问题授课,挠在学生痒处。要克服空洞教风,讲课不能照本宣科,把教材从头背到尾,像个留声机。

  (二)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建立新型师生平等合作关系,要以师爱正确化解自己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向相异性开放的能力。要以本学科的创新者由于团队协作精神并正确处理矛盾而取得巨大成就的事例,引导学生间彼此关心,体谅别人困难,乐于助人,学会应对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经常出现的紧张关系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能力。

  (三)每个学科的发展都是一部创新创业史,否则不会有学科的建立、延续和兴旺,教师要以前人在学术思想、科学方法上的创新精神激励引导学生形成探究、创新的品格。

  (四)每个学科的诞生、发展进步都与社会及当时的生产力要求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将学科的发展历程对当时以及以后社会的进步发展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本学科理论方法发展脉络的同时,了解人类精神、道德观念同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受到人文知识教育。

  (五)学科发展史也是不同学术观点争论,正误矛盾,以正误的历史,从方法上研究其正之所在及误的缘由,尤其是介绍科学方法论(数学方法、横断科学的各种方法等)在本学科发展中的贡献,以此引领学生自觉掌握和运用正确的方法论,才能事半功倍地达到创新目标。

  (六)每个学科都有其奠定基础和有功勋的科学家,将其为人处事的许多至理名言,以及他们为科学、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展示给学生。以他们的人格力量感召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道德情操,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建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使命感、热爱祖国及献身科学的精神。

  (七)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要把课堂讨论作为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要在课堂讨论时组织学生交流、辩论、质疑所得信息,增加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交流及信息反馈,促进彼此间沟通互动。实习实验除了必要的验证理论、巩固知识的记忆外,更要让学生进行一些有探究性、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的项目,使教学过程成为主动探索的过程,让学生掌握研究的方法,处理好授渔和受鱼的关系。

  (八)教师要改变单纯课堂讲授,我讲你听的教学方式,要营造一个培养能力的教学组织、流程及运行机制。如通过学生书写读书报告,召开读书心得报告会、辩论会、信息交流会,以提高学生学习整理和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学会聆听和理解他人的见解和观点,学习如何与他人比较、认识共识与分歧,从他人的观点中得到补充和启示的能力;学会相互接纳、赞赏或互助的能力,增进了解信任;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和交流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准则,不断发展对自己和对他人进行反思和评判的能力;学会超越自我界限,学会修改、更新自我,学会丰富自己,不断促进同他人、社会的融合;学会组织管理能力等。所有这些素质的培养,单纯靠照本宣科是不能企及的。

  (九)教师还要以执着的工作精神,引领学生养成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用自己的奉献精神,带动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精湛的教育教学技艺,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上进、追求卓越的人格品质;这是教师无形胜于有形的身教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过程。

  总之,高校德育工作要建立完善全员全程育人工作机制,育人工作是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教师务必要在教书的同时下功夫做好育人工作,重视以无形胜有形的身教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努力做到教书与育人并举。(作者系原西北农业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