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抗战精神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6-10

  写在前面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硝烟散尽,精神永存。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抗战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为了更好理解和继承这一宝贵精神财富,我们组织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有关专家深入解读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供大家学习参考。

  ——编 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翟清华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群体意识,是全民族共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是对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概括。心系祖国命运的中华儿女,正是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肩并肩,手挽手,冒着敌人的炮火,走上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线。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灭亡中国,发动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感被激发出来,全国各阶级、各阶层、各民族,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共赴国难,为祖国而战,为民族而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知识出知识,迸发出汹涌的爱国热情,汇聚起磅礴的抵抗力量。

  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是中国最深厚的抗日力量。1335万征募的农村壮丁保证了国民党军源源不断的兵源,每年1亿石粮食的征购基本满足了国统区的需要。数以千万计的解放区军民,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独力支撑八年抗战,无疑也主要是农民做出了重大贡献。朱德说:“成千成万的军队,成千成万的带枪的人,他们是谁呢?他们是人民,其中最大多数的是农民。”农民兄弟为中国的抗战奉献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没有农民的广泛参与,中华民族是不可能打赢这场战争的。

  工人阶级始终站在抗日的最前线。他们宁肯挨饿,也要退出日资工厂;香港《南华日报》《天演日报》的全体印刷工人,联名通电全国,集体罢工辞职,抗议这两家报纸传播汪精卫汉奸理论;上海的工人,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为新四军筹款、输送战略物资;更有一些工人,抛家舍业,从军抗日。中国工人阶级用最朴实无华的行动,诠释了爱国和责任的全部内涵。

  在抗日队伍中,民族资产阶级和士绅阶层的表现也非常积极活跃。他们编报纸、搞宣传、组团体、拉武装、抵制日货,甚至毁家纾难,为抗战奔走,为胜利摇旗呐喊。山东士绅纪振纲为了抵抗日寇,献出200多支步枪,20多挺轻重机枪,1门大炮;远在上海的沈鸿,携带自己全部的10台机床和几名学徒,历经坎坷,奔赴延安。据统计,民族资产阶级把沿海地区和江中下游的639家工厂,从上海、青岛、武汉等地迁往大后方,大大加强了后方的工业实力。

  在抗日战争的洪流中,中国各个民族都为抗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东北,汉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锡伯族、赫哲族等各族人民,拿起武器,与日本侵略者战斗在林海雪原、白山黑水间。在西南,傈僳族、佤族、傣族、拉祜族、景颇族等同胞,用铜枪土炮弓箭长矛,打击入侵者。马本斋回民支队、湘西苗民革屯抗日军、佤山抗日自卫总队等一大批少数民族武装,让敌人闻风丧胆。各族人民以不同的方式参加抗战,形成了民族抗战的主旋律。

  身居海外的1000多万华侨,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心系祖国抗战。他们在世界各地组织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纽约抗日救国筹饷总会”等多个民间团体,“各尽所能,各竭所有,自策自鞭,自励自勉,踊跃慷慨,贡献于祖国”。在一些地方,家庭主妇捐献菜金、变卖首饰,少年儿童捐出糖果钱。“富商巨贾,而不吝金钱;小贩劳工,亦尽倾血汗”。短短两年时间,华侨的捐款和汇款就达到13亿多元。每一笔捐献,都凝聚着海外游子的抗日热情;每一次国债的认购,都显示出海外同胞对祖国的殷殷深情。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倡导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契机,以自己的政策和行动、战略和实践,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激发出全社会的爱国情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军民以昂扬的革命斗志,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中。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实现了军力民力的完美结合,发挥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实行减租减息、精兵简政等政策,改善了人民生活,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夯实了战胜敌人的强大基础,铸就了人民战争的铜墙铁壁。解放区军民有着“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成为中国人民坚强意志的代表、民族力量的象征、时代精神的符号、爱国热情的标杆,寄托着全国人民殷切的期望。

  深深植根于中华广袤的大地,融入中华民族血液里的爱国情怀,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得到了最高度、最集中的发扬,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要素,铸就出时代的丰碑,是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它必将推动着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创造新的辉煌。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周 鑫

  英雄,代表着一个国家最巍峨的精神丰碑,传承着一个民族最伟大的精神魂魄。中华民族历来爱国如家、英雄辈出,为抵御外侮,无数炎黄子孙奋起反抗,或沥血敌阵,或碎首沙场,或毁家纾难,形成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显著特征。

  中国军民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重塑并捍卫着中华民族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抗日战争是一场神圣的正义战争,是一场从根本上促进全民族觉醒和团结的战争。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中华民族终于觉醒起来,开始从过去自发无序的局部抗争,上升为自觉的为民族命运和正义事业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当时中国战斗机飞行员中华侨就占3/4,绝大多数血洒疆场。1937年9月19日《大公报》载文《感谢卫国军人》:“中国军人,近来确立了新道德、新人生观。他们并不是愁眉苦脸地去做牺牲,而是欢欣鼓舞地去尽责任。今天的南北战场上,是争着死,抢着死,因为大家有绝对的信仰,知道牺牲自己是为了换取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万代的自由,并且确有把握,一定能达到。”已经充分觉醒起来的中国人民,激发出为正义而战、为民族而战的方刚血气,升华为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挫败了日本侵略者的狂妄气焰,从而一扫近百年来屡战屡败的悲观阴霾,重新找回了民族的自尊和自信。

  中国军民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凝聚并升华了中华民族决死无畏的坚强意志。将不畏死,士不贪生。在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中,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为典范,“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成为激励全国抗日军民勇猛顽强、浴血杀敌的强大精神武器,使得广大中国军民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的威胁义无反顾,几乎靠近战、肉搏与日军拼杀,用鲜血和生命履行了保家卫国的职责。1938年3月,毛泽东在延安追悼抗战阵亡将士大会上曾感慨地说,从牺牲的将领到每一个战士,他们无不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无论是共产党员,还是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将领,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他们胸怀救国救民于水火之心,或驰骋于硝烟弥漫的疆场,或周旋于血雨腥风的敌后,用自己的热血与骨气,映照出民族的苦难与辉煌。“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日本《每日新闻》社战地记者报道,1942年5月,八路军冀中军区警备旅一部在衡水徐家庄村反“扫荡”中,“坚决抵抗直到全部战死”,这些让“日军感动于其勇气”“以为军人榜样”的中国官兵,被日军殓葬后特立“中国无名战士”之墓。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换来的抗战胜利,充分弘扬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使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发挥到了历史的顶峰。

  中国军民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折射并闪耀出中华民族坚如磐石的特有品格。坚持到底、抗战到底,是中国抗战有力配合与支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有力诠释,是今天我们纪念这一伟大胜利的深刻体会。在民族命运危亡之际,在世界发展险恶关头,中国军民充分发扬中华民族坚如磐石的特有品格,顽强抗击,誓死不降,不仅肩负起挽救民族危亡、争取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而且承担了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伟大责任。1941年,当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法西斯将侵略战争推向全球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已独立进行了10年,全面抗战也已经进行了5年多时间。即使是在抗战最艰苦、困难最严重的岁月里,中国不但没有向日本法西斯屈服,反而坚持抗战,持久抗战,夺取了战争的胜利,成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凡是读过抗战历史故事的人,无不折服于四万万中国军民在困境乃至绝境中所迸发出的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精神力量。在这场以弱胜强的战争中,中华民族正是凭借着这种坚如磐石的不屈意志,才能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奋起抗争、众志成城。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也是中华民族坚如磐石不屈意志升华的历史进程。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70年前,中华民族大敌当前,我们靠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战胜了侵略者;70年后,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强军目标的伟大事业,也前所未有地遇到更大的阻力和压力、更多的外部风险和挑战。我们必须高扬抗战精神之旗,砥砺英雄奋进之志,以强烈的使命感和只争朝夕的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奋进,不断汇聚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磅礴力量。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徐 飞

  民族气节是一个民族的人格化特征,是决定一个民族存续的精神品质。中华民族5000年间历经沉浮却始终薪火相传,绵亘其中的正是这种宝贵的精神品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面对日本法西斯的残暴侵略,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表现出为民族尊严和独立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这是中传统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在抗日这一特殊时期的新发展和总爆发,为近代中国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战争的全面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不做亡国奴的民族自尊。抗日战争是民族存亡之战。随着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坚决抗争还是屈膝投降,成为摆在一切阶级、阶层、政党和军事集团乃至每一个人面前的一道壁垒分明的选择题,舍此并无第三条路。面对亡国灭种之险,中华民族一扫百年来的浑浑噩噩,民族意识、国家意识达到空前觉醒,奋起抗争成为绝大多数中华儿女的毅然选择。“敌未出国土前议和即汉奸”“官吏谈和平者以汉奸论”,这些铿锵有力的言论、简洁明了的价值判断,在当时不仅作为道德准则更是作为政治原则为全国上下所认同,成为辨别爱国还是卖国,区分人民还是敌人的重要标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从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迅速调整方针,首先提出武装抗日的爱国主义主张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华北事变”后,国民党也逐步调整政策,由对日妥协转向强硬,并最终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团结抗日主张。在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统一战略目标下,国民党军队担负正面战场的作战,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担负敌后战场的作战,形成相互配合、相互策应的两个战场。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不论是在战场还是在沦陷区和大后方,全国各界万众一心,共赴国难,以各种方式反抗侵略,形成席卷中华大地的全民抗战的高潮,显示出中华儿女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

  血肉筑长城的民族抗争。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之战。全面抗战爆发前,日本的工业总产值是中国的4.4倍,日本陆军虽然少于中国,但其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日本海、空军军力则分别是中国的13倍和8倍。如此悬殊的国力军力差距,不仅是日本敢于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资本,也让很多人对中国抗战的前景产生了疑问。尤其是抗战伊始,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绝不可能抵抗得住日本的武力,“抗战简直是发疯”。但中国军队就是在缺衣少食、缺枪少弹的情况下,“扛起土枪土炮,挥动大刀长矛”,以血肉相搏树起坚决抵抗侵略的旗帜,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图谋。在此后的抗战岁月里,中国战场始终抗击和牵制了日本陆军的绝大部分兵力。不论是在抗战的哪一个阶段,不论是敌后战场还是正面战场,广大爱国军民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活剧,涌现出以左权、彭雪枫、杨靖宇、张自忠、佟麟阁,以及狼牙山五壮士、马石山十勇士、刘老庄八十二烈士、四行八百壮士、宝山姚子青营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抗日英烈和英雄集体,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以死报国的气节之魂。

  铁肩担道义的民族牺牲。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的正义之战。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民族气节,从一开始就不仅具有救亡图存的民族性质,还具有维护人类正义事业的国际性质。作为参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国之一,中国是亚洲大陆反对日本侵略的主要国家,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付出的代价也是最大的,仅从1937年7月开始的全国抗战算起,中国军民伤亡总数就达3500万人以上,其中军队伤亡380余万人,中国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中国人民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不仅对日本法西斯的彻底覆灭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且对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正义与进步的事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期间所表现出的崇高气节,是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并由此开启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硝烟早已散尽,但精神不灭、气节长存,我们纪念抗战,就是要从那段不屈抗争的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并将其转化成为强军兴军的决心意志和生动实践,转化成为加快推进军事变革的思想共识和实际行动。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李 文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是中国人民抵御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武器。当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地的时候,正是在这种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的鼓舞下,中国人民没有被吓倒屈服,而是坚强地挺直脊梁,奋起反抗,殊死抗战。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展现的必胜信念,是赢得对日本侵略者斗争的坚强精神防线,是获取抗战胜利的意志保证。

  必胜信念来自对战争形势和敌我实力的科学判断。抗日战争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从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时14年之久。能够在艰难的长期抗战中坚持到底,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对战争形势和中日双方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科学分析,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主张实行的全面抗战路线,得益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作战原则,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思想根基、指明了方向。面对错综复杂的战争环境,针对国内产生的“速胜论”和“亡国论”两种思潮,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论持久战》,从分析抗日战争双方特点入手,论证了抗日战争是持久的,预见到日本帝国主义必然要遭到最后的失败,最后胜利必定属于中国。这一科学论断,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增强了人们对抗日战争必然胜利的信心,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重要的思想条件。全国人民坚持全面抗战、团结抗战,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条战线上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不懈抗争。

  必胜信念源于坚定不移永不言败的民族自信。抗日战争是一场涉及民族存亡的战争。生存还是毁灭,独立还是亡国,这是对一个民族精神和意志力最为严峻的考验。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扭转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战屡败的局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在长期战斗中恢复并坚定了民族自信,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斗争。正是在这种自信的激励与感召下,中华民族才历遭磨难而不衰,久经战乱而不散,饱尝艰辛而不屈,百折不挠,愈挫愈奋。与西方战场反击法西斯相比,中国的抗战时间要持久得多。这个过程,是那样曲折,那样漫长,那样艰苦,超乎常人的想象,这也激发了中国人民对胜利的渴望和自信。日本侵略者虽然能够一时占领神州大片国土,但它绝不可能征服中国人民的意志。中华民族正是凭着坚不可摧的民族自信,赢得了抗战胜利,洗雪了百年国耻,振奋了民族自信。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种自信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影响着整个民族文化和精神活动的走向,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或将来,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

  必胜信念基于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抗日战争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劫难。早在1938年,毛泽东就指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是一个艰苦奋斗的长过程。”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把中国作为其资源及兵源供给地,在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的同时,加紧对中国进行掳掠、压榨和控制,尤其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扫荡”、长期“清剿”和残酷封锁。抗日斗争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异常艰难。面对缺衣少食、缺枪少炮、缺医少药的艰苦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广泛开展了大生产运动,上至党的领袖,下至普通百姓,人人开荒种地、织布做衣,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最终不仅克服了困难,而且使解放区不断扩大。在整个抗战过程中,中国人民始终充满着必胜的信心,不怕牺牲、不怕困难、不畏强敌,坚持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战。“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正是这种伟大的顽强意志和自强精神,使中华民族坚持到底,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辉煌胜利。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独立自主、奋发向上的崇高品格,不断进取、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是激励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变革创新、战胜艰难险阻、不断实现理想追求的强大动力,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信念支撑,是炎黄子孙得以维系和凝聚的精神纽带。只要我们继承和发扬这种必胜信念,坚定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强不息,奋斗不止,那就任何威胁也吓不倒我们,任何困难也难不倒我们,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编辑:0